持续推进包装回箱计划,促进包装分类回收循环使用,杜绝过度包装。

加快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利用卫星遥感对露天矿山生态环境实施动态监测,到2025年,大、中、小型绿色矿山建成率分别达到90%、80%、70%,建立绿色矿山动态监管制度。开展生物遗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登记和数据库建设。

玻璃幕墙只安装玻璃多少钱一平米

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基本建成生态济南。针对风险管控地块,要建立地块清单,严格落实风险管控措施,通过跟踪监测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强化后期管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对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实施有效保护,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升生态环境信息化水平。深化工业炉窑综合整治。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视情况对保障性工程实施进一步分类的差异性管控,并对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技术核查。规范市场秩序,减少恶意竞争,防止恶意低价中标,形成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环境治理市场环境。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升,优化处理工艺,增强处理能力。

基于国家、省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移交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形成济南市生态保护红线内人类活动清单。探索将管网运营费用纳入城镇污水处理成本,具备污水集中处理条件的建制镇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建立健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管理制度,推动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联合检查。统筹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加强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原生境的保护修复,连通重要物种迁徙扩散生态廊道,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强化危险废物、重金属污染、核与辐射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管控,重视新污染物治理,严守环境安全底线。分阶段在已划定保护区、保护范围的各级水源地建设三牌一网。

玻璃幕墙只安装玻璃多少钱一平米

到2023年,全市基本消除现有农村黑臭水体。推动开展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识别与排查工作,建立生态环境健康风险源企业基础数据库,研究绘制生态环境健康风险分布地图。推进城区河道有水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监管力量与繁重的监管任务还不匹配,监管监测信息化建设现代化水平仍需提升,三线一单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监察执法督察问责六位一体的环境管理体系尚不健全,科技创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作用仍需加强。

大力推动我市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优化布局监测点位,结合卫星和无人机遥感技术开展CO2、CH4等温室气体浓度监测。加强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加强国家生物遗传资源迁地和离体保藏工作,强化野生生物物质资源收集、保藏,健全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开展重要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成效评估,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市生态环境局会同相关部门对本规划目标指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在2023年、2025年年底,分别对本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评估结果向市政府报告,并向社会公布。

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推进控制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协同增效。推动重污染企业搬迁入园或依法关闭。

玻璃幕墙只安装玻璃多少钱一平米

引导农民积造施用有机肥,鼓励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通过配建粪污处理设施、委托协议处理、堆积发酵就地就近还田等方式,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推动种养循环,改善土壤地力。推进危险化学品等化工、制革、电镀等生产企业搬迁腾退地块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工作。

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第二节加大资金投入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为主、公众参与原则,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恶臭、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风险管控。支持无汞催化剂和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应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定力,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提升对重点区域、流域、湖泊的执法能力,配备必要的环境监管专用船只。

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健全完善绿色交通体系,推动城市慢道建设。

统筹开展生态状况、重点区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县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五大评估。引导重点行业向环境容量充足、扩散条件较好的区域优化布局。

创新引领环保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促进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推动生态环保产业与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大环保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实施环保科研项目。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对沿河湖岸堤周边及支流沟渠等堆存的畜禽粪污开展清理工作。

城市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的地区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加快淘汰、限制、减少国际环境公约管控的化学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打破地区、行业壁垒,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引导各类资本参与环境治理与服务投资、建设、运行。坚持分级负责、属地为主、部门协同的环境应急责任原则,以化工园区、尾矿库、冶炼企业等为重点,健全防范化解突发生态环境事件风险和应急准备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第一节强化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源系统防控加强空间布局管控。第一节夯实绿色发展根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加强国控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达标提升。强化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支撑保障作用。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夯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要求。鼓励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积极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完善扬尘防治帮包责任制,每月动态更新全市扬尘源清单,推进施工扬尘精细化管理。按照生态环境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要求,排查筛选73个重点行业小类之外的典型行业,2022年年底前,完成省生态环境厅部署的5个典型行业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任务。③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指标2020年完成数值暂为预计数。

开展新一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巩固提升行动,优先治理黄河流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重点整治黑臭水体集中区域和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人口集聚区等地区。在机关、学校、商场、医院、酒店等场所全面推广使用节能、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

严格执行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加强全盐量、氟化物等特征污染物治理。加强环境治理和风险防控,推动韧性、绿色、低碳发展。

严格控制市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采矿、采砂等活动。2025年年底前,形成贯穿快递包装生产、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治理长效机制。